不少人對于國考和省考不太了解,單從名字上來說,就覺得國考的待遇肯定會被省考好很多,其實并非如此,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首先,可以簡單概括為:管錢的部門待遇好;管人的部門級別高;人少的單位晉升快;經濟好的地方,國考不如省考;經濟欠佳的地方,省考遜于國考。
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仔細說說:
關于這個問題的答案,向來是眾說紛紜。一部分人覺得國考天生具備“國字號”光環,較省考更為高大上,因此待遇和發展前景理應優于省考;另一部分人則堅持國考競爭激烈,晉升難度大,待遇和發展空間其實相對有限,且不少發達省份的公職者在待遇、福利、晉升空間等方面比國考更具優勢。
今天就和大家一起來關注國考與省考在工資待遇和發展前景上的區別。
在做比較之前,我們需要首先明確這樣一個事實:公職人員的待遇與發展,從來都不是一概而論的,而是受多個維度的因素綜合影響。客觀地講,影響工資待遇的差別,主要取決于四個方面:地域差別、行業差別、職務差別、層級差別。
1、地域差別
地域差別顯而易見。不同地域、不同地區的公務員待遇存在不可忽視的差別,如東部沿海地區和一二線城市的公務員平均工資肯定高于中西部地區和三四線城市。
2、行業差別
行業差別不容置疑。“三百六十行,行行有世界”,不同行業的部門也有著不盡相同的待遇和前景。例如財政稅收、金融、證券等行業的機關單位,其待遇在整個公職系統內都算得上翹楚,但并不是每個行業都能如上述一樣“錢景”寬廣。
3、職務差別
職務差別不難理解。晉升快的待遇好過晉升慢的,職務越高,待遇福利自然也水漲船高。
4、層級差別
層級差別,指的是某些基層財經單位紀律寬松,待遇優厚,甚至比地級市及以上機關還要好。
當然,上述四個維度中,作用最明顯的還是前兩個維度——地域差別和行業差別。這兩個因素在公職系統人員的待遇差別問題上,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具體到國考與省考的待遇問題,小編認為,要想做比較,得先確定合理的比較標準。拋下地域、行業等因素,單純地就某一個或某幾個崗位進行比較,從而得出國考和省考待遇孰優孰劣的結論,是有失偏頗的。
合理的比較是,選擇同一地域、同一地方的國考與省考部門進行對比。
國考的單位是國家財政撥款的單位,即國家直屬管理的單位,如海關、邊檢等,而省考對應的單位是省財政部門撥款的單位,理論上二者并不屬于同一財政體系。
吃中央財政飯的國考部門,基本上不會受地方財政狀況的影響。國考中管錢的部門在地方上的派出機構,整體工資待遇水平要高于絕大多數省考崗位,但其晉升機會和晉升空間則不如多數的省考部門。因為國考部門基本沿用垂直管理,系統較封閉,異地調動任職的可能性很小;同時系統內人員較多,晉升速度和晉升空間都非常有限。而省考部門多采用開放的管理體系,系統流動性較強,部門多,平臺廣,相對容易實現職業晉升。
舉個常見的例子:
鐵路公安屬于國考系統,與地方公安相比,整體待遇水平略勝一籌,但晉升空間卻不如地方公安。地方公安系統,業績出色、能力突出者完全可以去地方鄉鎮機關任職領導,也可以去縣政法委任職。職務級別的上升,自然會帶來待遇水平的同步提升。此外,與地方公安相比,鐵路公安的管理權限范疇相對較窄,一定程度上也使得其職業發展的空間稍遜于地方公安。
|